认清大数据四大误区:大数据终将消除经济自由是最大谬误

阅读 493  ·  发布日期 2017-08-17 17:51:11  ·  中新经纬 记者:王硕

在互联网时代,大数据已充斥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。有了大数据,人们对于经济社会的认识与把握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,即进入到一个较信息经济更高位阶的新阶段,也就是“数字经济”。日前发布的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(2017)》中指出,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.6万亿元,同比名义增长接近19%,占GDP的比重超过30%,同比提升2.8个百分点。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,“大数据”、“人工智能”已经深深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。

  

数字经济时代,似乎“谁”“掌握”了大数据,就能够对经济活动乃至经济社会做到“全知”,进而能够“预知”经济社会的未来,甚或能够“全能性”地主宰经济社会,但其实这些都是关于“大数据”的认识误区。

  

误区一:大数据终将主宰经济社会,消除个体差异,成就一元化的经济体系。

  

网络经济时代,人们在经济社会中的诸种活动通过网络账户体系来实现,这些活动也就是所谓的网络账户活动,其基本内容更多地体现为账户间的关系。这些账户活动及其账户关系是由数字网络程序所设定的、驱动的,且被实时地记录下来。这就形成了所谓的“大数据”。因此,大数据来源于大量的网络账户的活动及其有效的记录,简言之,大数据是网络账户数据。

  

有人认为,大数据意味着“全知”,进而“全知”意味着“全能”,发展开去,大数据终将主宰经济社会,消除个体差异,成就一元化的经济体系。这是关乎大数据最大的谬误。

  

“大数据”是“经济自由”所投射下的数字影像,它无法反噬掉“经济自由”,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宰。经济社会中的大数据,是经济活动的网络化、账户化、数字化的产物,是经济人自由意志的集合映射。换言之,没有高度的经济自由,没有充分而多样化的经济选择,就无所谓“大数据”。

  

大数据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层“数据化的外衣”而已,不管它多么服帖、合体或随心,活动着的是里面的“身体”,且这个“身体活动”是自由意志所决定的。如果认为掌握了大数据就能影响乃至决定人们的经济决策,将自身的意志贯彻到别人的头上去,这就是本末倒置了。

  

误区二:大数据是全量数据,能够预知未来。

  

“大数据”并不能“全能性”地预设未来,但是能否“先知”般地预知未来?同样,做不到。因为,大数据在时间上是有约束条件的。依凭历史数据,能够预知未来吗?

  

大数据是全量数据,源于事实,也是事实,它并非既有经济理论变量性的函数分析,并不能在时间轴上理所应当地延展开去。在时间轴上,大数据终归是局部的,远非全量,它是实然的,是已发生的,即其性质上仍然是历史数据而已。

  

大数据本身不是先知,也没有谁能通过大数据成为先知。基于大数据并不能建构所谓的“历史规律”,更谈不上把同大数据有所谓“关系”的某人或某类人嵌入到这一所谓的历史规律中去,进而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,担纲某种角色。历史数据对于未来有一定的作用,但是根本上讲,历史数据并不能决定未来。没人能够凭依大数据而可预知未来,成为先知。

  

误区三:大数据包揽一切信息。

  

数据的标准化与格式化,决定了大数据不是“全息”的。

  

全知是指在一定标准或口径下的全量数据,但并不意味着包揽所有信息。信息的完整性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问题。数据信息往往是静态的,是在一定时间点下的结论,其被有效地获取甚或表达出来,就意味着一部分信息是确定的、静态的,而另一部分则是不确定、动态的。这就好像猫的眼睛一样,当你用相机去拍摄它时,它便发生变化,也就是必然丢失掉或隐去一部分信息。所以,全知是就对象自身而言的,并非是与对象有关的全部信息而言的。

  

现实中,人们对于大数据的感受确是非常丰满有力、醒目而刺激的,这种情况一时间使人们感性上误以为这就是全息的。事实上,这种情形以往也反复出现过,有如第一次听到电话听筒里传来另一端亲友的话语,便以为那是真声音。

  

误区四:把“大数据”当作“小数据”用,分析采用部分局部数据。

  

经济社会中,如果取得的数据样本有限,就